第一百二十四章 能带走的墨汁瓶

真得夸诸娘子一句,她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,也就重复了没几次,诸娘子已经熟练地使用起了鹅毛笔。

“确实比毛笔好学很多,更是好用了很多。”诸娘子边画边感叹着,对丁姑娘的敬佩又上升了一个高度。

掌握了鹅毛笔的使用技术,在纸张余下的空白处,诸娘子很快就画出了一张半身裙的设计图,风格上跟丁小白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。

“我画的就是现在京里最流行的半身裙样式,而丁姑娘画出来的衣裳,比我这个更俏丽、更华美些。”

“比如您这个小小的收腰,马上就让线条立体了起来,女孩子的窈窕形态也就显现出来了,而这在之前的衣裙设计上是从来没有过的。”

“还有这里……这里……”诸娘子又连着提也了几点丁小白设计里的亮点,言语里全是敬佩和惊喜。

“不过您如果在裙腰这里再加上一个分岔,然后在分岔的底端再加上一处小小的绣花,就更漂亮了。”

诸娘子也不是全夸优点,适当地也指出了设计图中的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,丁小白试着改了改,效果确实明显。

“诸娘子,我画的设计图虽然新颖,但经验上却是要欠缺很多,有些设计太浮夸,只适合观赏,却不适合裁剪。”

“现在有了你,凭借你多年的经验,就可以把它改进得更完美,所以说,诸娘子,我有缺陷的地方,可全靠着你弥补了。”

这就是取长补短的意义了,她们一个有最新式的观念,一个有最练达的经验,就像是最合适的一套齿轮,配合好了就能无往不利。

“那你现在就坐下来,好好地看我的设计图吧,有需要改进的地方,你就在空白处标出来,咱们研究着改进。”

“这只鹅毛笔就归你用了。”丁小白指了指正用着的那只鹅毛笔,“你可以在上边做个标记,比如说在羽毛尖处染个特别的颜色什么的。”

说完又叹了口气,“虽然用它来画设计图挺好的,就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,写不上几个字就需要蘸墨,很是有点麻烦。”

诸娘子愣了愣,“麻烦吗?我没觉得啊,用毛笔画图一样也是需要不停地蘸墨啊,有什么麻烦的。”

这话把丁小白给说乐了,可不是么,毛笔也是需要不停地蘸墨才行,是她的要求太高了。

她是照着后世的钢笔来比对的,自然就很是不满足,仔细想想,倒是她着相了,何必难为自己呢?

丁小白自嘲地轻笑一声,“我也就是想着能不能在这方面再改进一下,人总得有更高的要求么,不过也不能强求,行了,你忙吗,我不打扰你了。”

诸娘子应了一声,就忙着去看设计图了,丁小白则开始琢磨,能不能有个办法,让笔管里存一点墨。

想到就做,丁小白拿了一只鹅毛笔,开始用各种料子做试验,把布料剪碎塞进笔管里,然后蘸上墨。

结果试了一溜十三遭,没有一种布的料子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,看来这个实验要失败了。

收起这一小堆碎布打算扔掉,把它们攥在手里团成一团,突然就让丁小白想起一样东西来——棉絮。

笔管里原来就有些絮状物,能够帮助多存一些墨汁,那如果把棉絮弄得松散些,像那些絮状物一样,然后塞进笔管里,是否就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了呢?

丁小白连忙跑去柜子边,抓出一小把棉花来,用手揪扯着弄成絮状,然后小心把其中一绺塞进了笔管。

感谢爹爹这些日子在做木工活,家里为此给他置办了一整套的木匠工具,不然她一时之间,到哪里去找趁手的工具?

去砚台里蘸了些墨,写字,不太行,一会墨浓,一会墨淡,一会有墨,一会没墨,应该是棉絮的松紧度没有掌握好。

把笔管里的棉絮掏出来,重新往里塞新的棉絮,这回一小块一小块的塞,让它尽量均匀,以免得在充填的过程,先塞的被挤成了团,外面的还松散着。

这回再试着写,就好了许多,但还不是最理想的状态,丁小白不厌其烦地再试,也不知道试了多少回,终于有一回让她满意了。

可这也才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已,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怎么能让储存在笔管里的墨汁不干掉?

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,塞过棉絮的鹅毛笔用过一次,棉絮上存的墨就干了,再沾墨时也就没有了存储的功能,好不容易塞的棉絮就变成一次性的了。

可丁小白怎么想也想不出,往墨里加什么能让它不干,或者说是往棉絮里加什么能保证它存过墨后不硬?

结果琢磨了好一通,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,看来她这个脑袋,果然是干不了理工科的活儿。

可浪费了这么半天的功夫,才弄成了棉絮存墨,让她就这么放弃还是非常的心有不甘。

左思右想,没有好办法,干脆就用笨方法试试好了,找出一块油纸来,给鹅毛笔做了个笔套。

把笔尖部分牢牢地套住,看看能不能做到真空,以期达到让笔管里的墨保持不会干掉。

就这么惦记着心里的事儿,丁小白稀里糊涂地吃了午饭,又再画了几张设计图出来,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,就去检验她的试验成果了。

结果再一次的让丁小白失望了,笔套并不能保证真空,笔管里的墨汁还是干掉了。

丁小白再不甘心,也只能放弃这个改革了,白白地浪费了她差不多两个时辰,她的时间多宝贵呀。

不过,她可不是个会畏缩不前的人,既然笔管存墨的技术解决不了,那她不如看看怎么能让墨汁保持得长久些,省得每次画图都要现磨墨。

防腐剂什么的她是不想了,只能多想想真空保存的事,现在没有胶皮,只能想其它的办法。

这个倒是不难,丁小白记得现代的时候,有一种腌泡菜的坛子,就是那种坛口是里外双层的,像两层花瓣,中间有空余的部分。

里层做得稍高些,需要腌制泡菜的时候,就在这个空余的部分添上水,然后在里层的坛口处盖个盖碗,水没过盖碗的开口处,就能起到真空的作用了。

这样的设计,用到保持墨汁上,应该也是有用的,丁小白立马画了个泡菜坛子的图纸,标好了大小不一的尺寸。

小的也就巴掌大,是打算用来装墨汁的,大的就是咸菜缸那么大,丁小白打算转过年等天暖和了,家里也腌些泡菜,下饭呢。

把图纸仔细叠好,小心翼翼地揣进荷包里,准备明天再去一趟镇上,找家做陶瓷的铺子。

有了这个想法做铺垫,丁小白的目标就又延伸了些,这个东西好用,但也只能在家里用,最多也就是写字前躲那么一小会儿的懒,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。

如果想要出门的时候带着就不行了,这种小坛子的密封只针对空气,如果晃动不平稳,里面的液体就会洒出来。

这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吧?出门在外,笔墨纸砚的都不太好携带,那如果能带着一瓶墨汁,再订上一只小本子,拿上一根鹅毛笔……

我的天,就算是在移动的马车上,或者是在行进的旅途中,需要写字的时候就都能够随意地写字了,简直没有更方便的。

铺好纸笔,丁小白赶紧又在白纸上写画起来,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想办法鼓捣出一个盖子严密的瓶子出来。

丁小白先想到了用木头做瓶子,但怎么想都不太实用,瓶身需要掏挖,瓶口处需要雕出螺旋形的拧口,这样的雕挖未免太费力了,不怎么划算啊。

瓶盖更不好做,不只要雕挖出空心的形状,螺旋拧口的部分还需要内雕,而且不能太厚,不然拧起来不方便。

可这样就涉及到木质的好坏和工艺的优劣了,不然很容易拧几次就裂开了,原本是为了方便,如果在半路上裂开,那可就太尴尬了,也失了应有的作用。

脑筋转了又转,丁小白想起在前世的时候,自己因为经常出门,又有点轻微的晕车,所以常会买一种不用嚼的口香糖备着,口香糖的清爽味道能缓解心口的不舒服。

那种口香糖是瓶装的,用的是金属盖子,自己可以往这个方面去考虑,这个时候已经有铁制品了,找人定制铁瓶盖应该不难的。

但它的瓶身是塑料的,这个就不用惦记了,塑料这玩意儿肯定没地方找去,还是得另想它法。

如果瓶身也用金属就却点不现实,有些太贵重了,这个时空的铜啊铁啊的,价钱贵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呢。

想来想去,瓶身还是用瓷的吧,即便是用细瓷,也比金属材质便宜太多,瓶口处的螺旋拧口,只要在模子上雕出来就可以,有了模具,想生产多少都行。

至于盖子,还是得用金属的,上下都用瓷的,根本没办法拧在一起,好在只用薄薄一层的金属就行。

丁小白的种田生活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